间:2023年5月31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胡强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宾: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

赵扬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也是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

首先向大家通报近期印发的重要政策文件情况。一是印发《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部署于2023-2025年在全国实施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从患者视角出发,围绕看病就医全流程,开展提升患者诊前体验、门诊体验、急诊急救体验、住院体验、诊后体验、医疗服务全程基础支撑等6方面20条举措,提升患者就医整体体验。二是印发《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从基础质量安全管理、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维度提出了28项具体措施和5个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三是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工作的通知》,部署2023年6-10月,派出由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16家组队医院组成的国家医疗队,赴山西、内蒙古等14个省份开展巡回医疗、技术和管理指导、人员培训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以上是近期情况通报。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世界卫生组织将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其中妇幼健康也反映了全民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做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加以强调。

今天的发布会将重点介绍“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有关情况。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宋莉女士;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赵扬玉女士;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先生。

我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我们关注到国家卫健委在今年全国妇幼健康工作会上提到,坚持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强化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妇幼健康事业更高质量发展。请问妇幼健康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 宋莉

谢谢您的提问。这些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着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妇幼健康促进行动,部署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妇幼健康目标任务,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2022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5.7/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6.8‰,均降至历史最低,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当前,我们正在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调查研究,努力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我们将持续坚持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紧紧抓住妇女儿童健康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着力推进妇幼健康供给侧改革,努力推动建立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妇幼健康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妇幼健康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型。着力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迈进。我们将推动一系列的妇幼健康行动计划落地见效,即包括“三提升”,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两消除”,即以着力消除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的母婴传播为目标,将实施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行动计划,以及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两融合”,我们将积极促进妇幼健康和中医药融合发展,和妇幼健康领域党建文化的深度融合。“两促进”,我们将积极推进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和生殖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同时,将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计划落地见效,来进一步推进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使妇女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取得新进展,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得到新提升,力争到2030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6‰以下,使妇幼健康事业进一步得到高质量发展。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我们知道,我国儿童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和分布不均等问题仍然存在,请问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这些问题?如何推动优质的儿童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从而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谢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 倪鑫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一直在关注儿童就医的问题,实际上这些年来在儿童的就医服务改革当中,我们是在持续推进的,重点是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国家卫健委设立了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以及在六大区设立了5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通过中心的设定,使我们在不同地区的儿科资源能够有效均等化。

第二方面,推动儿童健康服务网络建立,建立省、市、县三级服务体系,包括妇幼保健院、综合医院儿科和儿童医院,形成这样三级的儿童服务网络体系保障。

第三方面,更重要的就是人才培养。应当说,在儿科的人才建设过程当中,由于它整个发展的需要和行业特点,儿科人才处于短缺状态。

这些年来,加大儿科医生转岗培训,比如内科医生经过培训以后,对于一些基层的儿科常见病进行接诊。第二方面,在一些大学恢复了儿科系的招生。第三方面,包括以基层为单位的所有网络建设过程当中,加大了妇幼包括儿科人才培养,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一些西部儿科资源欠发达地区采取了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应当说,通过这三方面,对于目前儿科就诊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这项工作,在座的各位都已经很清楚,国家发改委、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以及国务院医改办开始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拿儿童医院举例,我们在四个方面托管了4家医院,把整个优质资源有效下沉。通过优质资源下沉,让不同地区的儿科整体水平提升,就能够真正让这个地区的孩子在当地解决就医。第二方面,更加重要的是继续加大我们的人才培养,前面已经说到了,要把这些政策、把这些培养力度继续加大,同时更重要的第三方面,要加大我们儿科保障的网络建设,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单位,像社区,要把儿科医生以及儿科健康保健体系建立完善,这是非常重要的。最后,还要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高他们真正的价值所在,我想这些方面的作用都会使我们的儿科医生有效存留、有效培训、有效为病人提供服务。

谢谢你的提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宫颈癌、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两大恶性肿瘤。请问国家开展“两癌”及防治工作有哪些新的进展?将采取哪些措施降低女性受“两癌”威胁的风险?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 宋莉

谢谢您的提问。自2009年以来,我们国家就推动实施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检查项目,到目前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已经覆盖全国2600多个县区市,县(区)级的覆盖率超过了90%。到目前已经累计开展了宫颈癌免费筛查1.8亿人次,乳腺癌的免费筛查近1亿人次。通过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使患病妇女得到及时救治。2023年1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全国妇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各地积极行动起来,为我国迈向早日消除宫颈癌的目标进一步加速行动。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落实宫颈癌和乳腺癌的三级防控策略,着力推动以下工作:一是通过一级防控努力实现“不得病”。包括广泛开展宫颈癌、乳腺癌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特别是使我们广大的妇女朋友们能够增强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特别是每一个人都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的社会共识。也包括推进HPV疫苗接种工作。二是二级预防努力实现“少得病”。推动更多地方将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能够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使更多的妇女能够得到早期的筛查,让这样的服务惠及更多的妇女,在这个过程当中部门联动非常重要,我们和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也希望地方各相关部门大家联合起来,共同为女性朋友们进一步提升健康意识,做更多的社会宣传和倡导工作,使广大的女性朋友进一步提升健康管理意识,从“要我查”转变为“我要查”,更好的加强自身的健康管理。同时,我们也积极跟进科技新技术,像人工智能,包括生物医学检测等新技术进展,更好提高对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能力。三是通过三级防控策略,使患病的妇女能够实现“早康复”,在这方面我们将加大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康复的服务能力建设,包括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特别是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从而使患病妇女能够得到早诊断、早治疗和早康复,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更好维护妇女的健康。

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刚刚宋司长介绍到,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等指标大幅下降,生育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进入新时代,群众对生育安全和感受有更高期待,请问有哪些措施满足群众的期盼?谢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 赵扬玉

特别感谢您的提问。目前,就当前群众关心的生育安全和感受的问题,我觉得确实非常重要,我个人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安全保障,二是服务改善。

关于安全保障方面,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长久以来持续的关注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也先后发布了一系列针对孕产妇安全保障相关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大家熟悉的《母婴安全行动计划》、母婴安全五项制度等等,也要求各个机构要不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针对孕产妇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我们努力从孕前、到孕期、到分娩,以及到产后全生育周期的全方位管理,我们要做细、要做实,而且还要做好。

同时,大家也知道,各个地区都成立了危重孕产妇的救治网络,高危孕产妇能够得到及时的转诊和救治。每家助产机构也是严格按照我们国家包括各级地方的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不断加强孕产妇的管理。比如说孕产妇救治优先原则,还有孕产妇的绿色通道,高危孕产妇的专案管理等等。各个助产机构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详细措施等。

北医三院是北京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这几年来我们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就是多学科救治团队的问题。比如现在妊娠合并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等等,还有胎儿疾病,这些疾病采取多学科团队来共同讨论、共同管理,对母婴安全的保驾护航起到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我觉得这是安全保障方面。

另外,从服务改善方面,从社区的卫生服务体系到助产机构是一个全链条式的管理,我们也希望这个流程更加简单,服务更加高效,这种管理可以改善一些服务的就诊体验。现在我们有很多医疗机构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模式,还有线上线下多种途径的就医管理模式,像一站式的服务,比如我们的孕妇在门诊就诊过程中,可以在一个区域完成诊间就诊,也完成实验室检查,包括一些超声、胎心监护等等。同时,由于现在网络信息化的管理,比如孕妇可以用手机完成预约,包括支付、查看实验室的一些检查结果等等,这样确实有一个非常好的就诊体验。

另外,大家在体验方面还特别关注分娩管理,因为我们国家现在也特别重视分娩的安全和分娩的整体孕妇心理上的体验,所以采取了很多措施,除了药物镇痛分娩以外,还有陪伴分娩、按摩等等很多人性化的减痛分娩措施,让孕妇在整个分娩过程当中大家可以放松心情,可能会有更好的体验。

总的来讲,我觉得多措并举,采取多种方式,能够促进我们整体的生育安全,也保证孕产妇的就诊感受和体验。谢谢您的提问。

中国妇女报记者

我想提问一个问题,请专家回答。现在,我国女性生育年龄逐渐推迟,35岁及以上高龄生育情况较为常见,高龄女性怀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谢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 赵扬玉

特别感谢您对高龄女性的关心。这个话题确实非常重要,对于高龄女性朋友,如果准备怀孕,我建议大家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孕前咨询,尤其是高龄孕妇前期有一些合并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有一些基础的用药,通过这样的孕前咨询,要给她前期的疾病有一个更好的管理,包括妊娠以后的药物选择等等,对于她妊娠以后母胎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如果说怀孕了,确定自己怀孕了非常好,大家都挺高兴的,但是我提醒我们孕妇,我们在首先产检的时候,你第一次见到医生时候,一定要把你以前既往的患病史,包括既往有一些妊娠相关的历史,甚至包括你做过什么手术等等,有没有药物过敏等等,这些问题都要详细的告知医生,医生可以针对你的情况采取一些个体化的孕期治疗方案,在怀孕期间还是要遵从医嘱,规律产检。另外,建议孕妇要有计划地参加孕妇学校的课程,我们这些课程的设置有线上的也有线下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有序的安排学习,因为我们高龄孕妇要了解自己整个妊娠期间一些特殊的情况,有哪些注意事项,非常重要,做好自身的管理非常关键,我们孕妇本人和医生大家共同管理,对保障孕妇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们国家针对高龄孕妇的管理经验还是比较成熟的,有一些合并症或者并发症是纳入到孕产妇的分级管理体系当中的,前面我谈到了包括多学科团队共同保驾护航等等。但这里边我还想说一下,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大,出生缺陷患儿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所以在优生优育这方面,虽然我们国家现在产前筛查、产前诊断这些技术已经在不断提高、不断改善,但是仍然有一些局限性。也就是说,我们目前仍然没有办法做到将所有的出生缺陷胎儿都能够在分娩之前完成诊断。所以,我建议女性朋友们大家如果怀孕,尽量选择在适龄来生育。但是不管怎么样,对于高龄妊娠,大家态度上和行动上要重视,心理上还是要放松。谢谢您的问题。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

最近我们也关注到关于出生缺陷防治的报道,的确孩子如果患有出生缺陷疾病,对一个家庭而言是较重的负担,也不利于孩子自身的成长。请问卫生部门有哪些部署安排,降低出生缺陷?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 宋莉

谢谢您的提问。确实,生育健康的孩子是每个家庭共同的期盼。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特别是推进出生缺陷防治服务的均等化,取得了积极进展。像神经管缺陷,通过在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包括像南方高发的地中海贫血,通过加强婚前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等措施,重大缺陷的发生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我们在推进三级预防的防治策略。一级预防就是尽可能不发生,二级预防就是通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等,少发生,三级预防就是在出生后尽早的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通过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和早康复,尽可能减少出生缺陷导致的死亡和先天残疾。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从以下三个方面持续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一是加强制度设计。在前面我也专门介绍到,“十四五”期间妇幼健康服务有系列的行动计划,其中有“三提升”,除了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非常重要的还有一项,就是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通过这样行动计划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特别是涵盖从婚前到孕前、到孕期、到新生儿和儿童各个阶段更加完善的出生缺陷防治链条,推动出生缺陷防治服务能够更加的普惠、公平和可及。

二是聚焦重点疾病的防治,力争取得新进展。比如先天性心脏病,通过出生后的及时救治,取得了很多的进展。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婴幼儿的死亡已经大幅度减少。但是目前在出生缺陷的发病种类当中,高发第一位的还是先天性心脏病。所以,我们将进一步关口前移,特别是在胎儿期要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像对这种高发的先天性心脏病,我们将着力从胎儿期就开始进行产前产后一体化的管理和多学科的协作。同时,我们也进一步加强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早期的筛查,能够早诊断和早干预、早治疗、早康复。同时,强化科技支撑,我们国家妇幼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所以怎么通过科技赋能,特别是通过人工智能、远程医疗包括信息化支撑等这些新技术的进展,助力我们国家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基层进一步提升出生缺陷防治的服务能力,惠及更广大的家庭,能够使每个家庭都尽可能生育健康的孩子这样的愿望得以实现。谢谢。

学生健康报记者

“小眼镜、小胖墩”问题一直广受关注,从临床看,近视、肥胖以及儿童龋齿问题的发病情况如何?该如何做好防控?谢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 倪鑫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也非常关键。我们知道,现在儿童的近视、肥胖、龋齿已经是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慢病。就拿肥胖来讲,儿童的肥胖如果我们不及时发现干预的话,他在儿童期就会引发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等一系列疾病,男孩的第二性征的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儿童的近视、肥胖、龋齿应当说已经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及时调整,它将形成“儿童期成人病”,到了成人期就形成慢病。在这方面,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于儿童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防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要给予重视。

第一方面,既然是慢病,我们就要加大科普的宣传。也就是说让家庭,让孩子的父母都要知道形成这些病都有哪些原因。拿北京儿童医院来说,我们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我们积极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我们每年都要举行慢性病的科普宣传,通过网络、媒体,就像今天一样,也通过印刷一些宣传材料,每年大概要举办100多场这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尤其是让我们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参与进来。所以科普宣传是我们能够让每个孩子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健康饮食,从而减少这些慢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二方面,对于慢病防控,我们更重要做到早筛,其实科普宣传是防,第二点就是早筛,我们要及时发现比如视力问题、肥胖问题、龋齿,所以早筛从学校,对孩子视力要有定期的检查,对孩子龋齿也有定期检查,包括窝沟封闭等等一系列措施。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家长培养这样的意识。从医疗机构来讲,孩子的健康体检要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有这样的科普宣传以后,家长有意识随时与我们的社区机构取得联动而达到慢病的早筛。

第三方面,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参与,对于儿童的慢病绝不是单单一个机构的问题,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在呼吁,包括卫生、教育、社会、企业共同联动起来,也就是说使我们多部门高度重视,给我们每一个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饮食环境,培养健康习惯,就像我们提出建立儿童友好型城市是一样的。

通过这三点,我们对于儿童慢病整体的筛、防、控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让每个孩子健康的成长。谢谢您的提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我们知道,有些疾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播,为提升我国新生儿的健康水平,我国在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疾病的母婴传播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 宋莉

谢谢您的提问。这些年我们国家积极推进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特别是积极履行“消除儿童感染艾滋病”的国际承诺。近年来,全国各地认真落实预防母婴传播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预防母婴传播与妇幼健康服务有机结合,在为广大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的同时就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检测和咨询服务,为发现的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的儿童能够尽早提供综合干预服务。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全国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检测率均在99%以上,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也由未干预时的34.8%下降到3%,大幅度减少了儿童的新发感染。

2022年12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门制定印发了《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是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消除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疾病”为导向,指导全国各省(区、市)向“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目标进一步迈进。

目前,我们正在着力推动以下工作:一是指导各个省份做好差距分析。对照国际消除标准,从工作机制和规范服务,信息收集利用、实验室管理、性别平等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来深入的分析差距,制订我国切实可行的消除工作方案。二是尽快补齐短板,推动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在全国各地均衡发展,我们将继续支持重点地区,深入开展母婴传播阻断工作,统筹优质资源进行重点帮扶,着力补齐工作短板,推动各地能够早日共同实现消除的目标。三是开展国家级消除母婴传播的评估工作,按照“成熟一个、申请一个、评估一个”的工作思路,我们将组织国家级专家组赴条件成熟的省份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估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地方的有效经验,为下一步我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消除申请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谢谢您的提问。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当下正值春夏之交,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阶段,请问像手足口等容易在儿童中流行的疾病与往年相比是否有所不同?还有就是学校、幼儿园等机构,家长该如何应对?谢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 倪鑫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知道,春夏交际气温变化比较大,所以儿童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现象,从目前来看,像您刚才提问的,我们今年跟往年略有不同,现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我们通过临床观察,总体来看排在第一位的还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其次是流感,目前还有一部分散发的新冠病毒感染。

像您刚才谈到的手足口,从现在来看应该跟往年没什么变化,这是今年一些主要的情况。应当说,对于儿童的传染病,因为传染的主要途径都是呼吸道、飞沫或者经口传播,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该如何有效的去预防,首先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随时保持洗手,在家里勤开窗户通风,在人员聚集的地方,如果有传染病流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减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外出就跟现在一样都佩戴口罩,这是传染病发病时一定要注意的。第二点,更重要的是,对于儿童任何一个疾病的预防要增加他的免疫力,所以要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锻炼,还要健康的饮食,使他的免疫力增强,所有的疾病都能够有效防控,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点,尤其是我们的孩子,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学校,也希望相关的部门都能够关注每一个孩子,给他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有些孩子紧张的时候容易吃手,包括不洗手就吃饭,学校要及时纠正。通过这样健康的习惯,对孩子整个友好的防护,通过自身免疫力的提升,这些措施都能够有效的降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谢谢你的提问。

中国人口报记者

今年5月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着力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高婴幼儿养育人的养育照护知识和技能,对婴幼儿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请问国家卫健委在加强婴幼儿养育照护咨询指导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 宋莉

谢谢您的提问。婴幼儿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在生命早期1000天,为人的一生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婴幼儿时期进行科学的养育照护可以促进儿童的早期发展,也是推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重要举措。对于婴幼儿进行良好的养育照护和科学的健康管理,是我们当前在着力推动儿童早期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们一是指导各地扎实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对儿童开展包括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监测、疾病防治、预防伤害等等这方面的健康指导。二是去年我们专门印发了《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提出了8个方面的健康养育理念,包括强调家庭养育人要重视婴幼儿早期全面发展、要遵循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作为家庭养育人,给予儿童恰当、积极的回应性照护,培养儿童自主和自我调节能力、注重亲子陪伴和交流玩耍等等这方面都非常重要。同时在《指南》当中,我们也专门有6个方面的咨询指导要点,包括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监测、科学营养和喂养、亲子交流和陪伴、生活照护指导、伤害的预防、儿童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控和照护等。三是我们连续实施了两个周期的儿童早期发展试点项目,项目地区婴幼儿养育人健康养育知识和科学照护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实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特别是要着力推进《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和《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的深入实施,不断丰富和强化儿童健康检查和咨询指导服务内涵。同时,进一步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的推广应用,强化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对儿童养育人的科学指导。比如说养育风险的筛查和咨询、随访健康管理等,来进一步指导广大的家庭养育人提高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我们从今年开始在全国启动实施“助力乡村振兴——基层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是在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希望能够推广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的适宜技术,为3岁以下婴幼儿及其养育人提供婴幼儿营养喂养评估及咨询指导、养育风险的筛查、定期的健康管理随访等服务,更好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有研究表明,近30年我国儿童抑郁发生率逐年上升,儿童自闭症相关话题受到关注,我们应该如何完善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早期干预?对产生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儿童的家庭来说,应注意哪些?谢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 倪鑫

您的提问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大家知道,儿童的身心健康,不单单要身体,心理更要健康,儿童的心理健康涉及到儿童的人格塑造和价值观的养成,所以对于这方面也是儿童整个基础性和全局性发育的影响。从儿童的心理健康来看,我们国家目前已经高度重视了,我们现在已经把它纳入到健康中国行动统筹推进,以抑郁症、孤独症为重点探索防治适宜技术和干预模式,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也正式发布了《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提升心理健康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特别是孤独症整个的诊断、干预服务能力。

但这个问题出现,我想下一步我们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第一方面,主要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我们知道,对于儿童的心理疾病怎么去看,尤其是从家庭如何去有效的早期发现,早期去干预去治疗,所以专业的人才队伍是尤为重要的。第二方面,要加强它的网络建设,也就是说我们在推动儿童的整个心理卫生健康体系建设,我们要来推动从家庭、学校到医疗机构这样一个联动的方式。所以通过这些,我们要树立每一个家长是作为孩子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概念。所以,我们建议有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对家长普及儿童的心理卫生知识,来提高家长识别儿童心理卫生的能力,我们有这样几句话叫做“语迟多半的不是贵人,可能是发育迟缓”,“网络成瘾的背后可能不是叛逆,可能是孩子的抑郁”,这些都会给我们提出很好的提醒。同时,我们也说青春期孩子不上学可能不是因为学习压力大,而可能是人际关系。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要给每个孩子的家长进行有效的培训,让他能够早期去发现。

第二方面,对于有心理疾病的儿童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实际上我们都有感受,一个家庭的温暖、和谐,对于孩子的心理疾病预防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做到“三个一定”,一是一定要定期接受专业人士的培训与指导,来学习和掌握儿童心理卫生相关知识干预的技能,这是对于每个家长要给予专业知识的培训。二是一定要保持家庭氛围的和谐,每个家长情绪的稳定从容,我们叫做以静制动,要以不变应万变,要给我们每一个孩子一个温暖的、安全的家庭感觉。三是一定要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这一点要教会每一个孩子,家长要听、要学,要孩子表达他的情绪以后我们能够去接纳,而不是孩子有一点情绪变化以后,就给孩子语言或者肢体上的冲突。做到这“三个一定”,我们就能把每一个孩子从他早期的发现到有效的干预。最后一点,还是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这个问题,就像前面谈到的,适宜的技术、适宜的推广,能够使我们每个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生长的环境,减少他心理疾病的发生,真正为孩子提供健康的环境是尤为重要的。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倪院长。关于妇幼健康主题的问答环节就到这里,在座的媒体朋友还有没有关于卫生健康其他领域的问题?

总台CGTN记者

刚才您提到了近期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请问,接下来将有哪些具体的措施,来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个文件印发以后,社会和媒体是高度关注,因为关于良好的就医体验也是每一位患者和家属都希望得到的。

关于“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要成果。方案从患者视角出发,围绕看病就医全过程,提出6个方面20条举措,每条举措都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努力予以优化解决。一是通过完善预约诊疗制度、探索建立预就诊模式、缩短术前等待时间,提升患者诊前体验。二是简化流程,通过再造门诊流程、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就诊环境,提升患者门诊体验。三是分区分级,通过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加强院前院内衔接、做好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提升患者急诊急救体验。四是通过完善住院医疗服务制度、加强住院患者综合服务、改善入出院服务,提升患者住院体验。五是服务连续、医防协同,通过依托医联体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加强诊后管理和随访、积极探索非急救转运服务,提升患者诊后体验。六是改善围绕贯穿医疗服务全程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通过丰富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转变药学服务模式、创新康复服务模式、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后勤保障、加强医疗机构人文建设,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将马上采取行动,力求尽快取得近期实效。希望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明显优化效果,一切以提升广大群众的就医感受和患者体验为目标,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中新社记者

我们也注意到了国家卫健委启动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全面提高医疗质量行动,并且印发了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质量安全确实关乎到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想请问这个行动具体将会有哪些方面的安排?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继续由我来回答。医疗质量安全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但在医疗质量安全领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新发展理念、方法的理解和实施还需要加强。因此,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提出了28项具体措施和5个专项行动。

一是加强基础质量安全管理,夯实结构质量。包括12项具体任务和2个专项行动,围绕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以及医务人员、药品器械、医疗技术等核心要素指导医疗机构进行完善落实,并着力加强急诊、门诊、日间、手术、患者随访等薄弱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设立了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和聚焦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疾病的“破壁”行动2个专项行动,旨在进一步提升手术质量安全水平,并着力推进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诊疗模式。

二是强化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提高过程质量。包括10项具体任务和2个专项行动,围绕日常诊疗行为、患者评估、三级查房等10个方面进行部署,指导医疗机构提升全诊疗流程的质量安全。以病历内涵质量提升行动、患者安全专项行动为契机,提升全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

三是织密质量管理网络,完善工作机制。包括6项具体任务和1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健全质控体系和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以质为先”的绩效管理机制,并强调充分发挥政策协同作用,督促指导医疗机构落实相关工作要求。以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多元共治机制,推动医疗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大家,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聚焦了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主题,从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两癌”筛查及防治,以及出生缺陷的防治,还有优质儿科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等方面回答了大家关注的问题。明天就是6.1儿童节了,祝小朋友们健康成长。

接下来,我们还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组织我们的系列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